硅膠斷裂伸長率(扯斷伸長率)概念、測試標準及其應用價值
一、斷裂伸長率的概念
斷裂伸長率(Elongation at Break)也稱扯斷伸長率,是衡量硅膠材料在拉伸過程中彈形能力的關鍵參數(shù),通常以百分比表示。其定義為試樣在拉伸斷裂時標距部分的伸長量與原標距長度的比值。用公式可以表示為: 斷裂伸長率(%)=[(扯斷時試樣的長度 - 原始長度)/原始長度]×100%。例如,若原長度為100 mm的試樣斷裂后伸長至300 mm,則斷裂伸長率為200%。
這一參數(shù)直接反映了硅膠的柔韌性和彈性恢復能力。高斷裂伸長率意味著材料在受力時能承受較大變形而不易斷裂,適用于需要頻繁形變的場景,如橡皮筋、硅膠管好等。
二、中國、美國及歐洲的測試標準
硅膠斷裂伸長率的測試需遵循國際或行業(yè)標準,以確保數(shù)據(jù)的可比性和準確性:
-
中國標準
-
GB/T 528-2009《硫化橡膠或熱塑性橡膠拉伸應力應變性能的測定》:規(guī)定了啞鈴型試樣的制備方法及測試流程,試驗速度通常為5 mm/min。
-
HG/T 2765 系列:針對硅膠的物理性能測試,補充了不同硅膠類型的測試要求。
-
-
美國標準
-
ASTM D412《橡膠標準測試方法》:要求使用拉力試驗機在恒定速度下拉伸試樣,記錄斷裂時的伸長率。
-
-
歐洲標準
-
ISO 37:2017《橡膠拉伸應力應變性能的測定》:與GB/T 528類似,但更廣泛適用于國際市場,強調試驗溫度(通常為23±2℃)和夾具對中精度。
-
三、斷裂伸長率在硅膠制品中的作用
-
決定產品的耐用性
高斷裂伸長率的硅膠制品(如橡皮筋、硅膠管)在反復形變中不易產生永久性損傷,延長使用壽命。例如,醫(yī)用硅膠管需在彎曲輸送液體時保持結構完整性,斷裂伸長率至少需≥200%。 -
適應復雜工況
在高溫或低溫環(huán)境中(如汽車引擎密封件),硅膠需兼具高彈性和抗老化性。斷裂伸長率高的材料能更好地補償熱脹冷縮引起的形變。 -
與其他性能的協(xié)同作用
-
與拉伸強度的關系:拉伸強度高,硅膠就不容易斷,因此斷裂伸長率與拉伸強度呈正相關,但并非線性。
-
與硬度的平衡:硬度越高(如邵氏硬度80A),斷裂伸長率通常越低(一般<200%);而低硬度硅膠(如邵氏硬度20A)的伸長率>500%。
-
四、斷裂伸長率與其他參數(shù)的關聯(lián)性
-
硫化程度
硫化劑用量增加會提高交聯(lián)密度,導致斷裂伸長率下降。因此,制造高定伸制品時需控制硫化程度,避免過度交聯(lián)。不用做二次硫化。 -
填料與添加劑
-
補強劑(如白炭黑):增加填料用量會降低伸長率,但可提升拉伸強度。
-
軟化劑:添加硅油等軟化劑可提高伸長率,但可能犧牲耐溫性。
-
-
溫度與形變速率
高溫環(huán)境下硅膠分子鏈活動性增強,斷裂伸長率可能升高;而快速拉伸會導致材料脆性增加,伸長率降低。